欢迎访问pg电子模拟器 咨询热线:400-123-4567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手机:138-0000-0000

邮箱:admin@polaiboer.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行业资讯

pg电子模拟器让气候“成气候”:一周城市生活

  •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2024-06-09 06:51:31
  • 点击:

  pg电子试玩平台2024年4月,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3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亚洲是全球受极端天气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一方面,洪水和风暴造成的伤亡人数最多;另一方面,极端高温的影响愈加显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影像工作者开始关注极端天气并将其作为创作主题。5月17日至19日,在杭州举办的第一届鸭先知文化节以“让气候‘成气候’”为题,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行动者在展览、放映、圆桌讨论、工作坊和音乐会中进行气候行动的新讨论。

  本期回顾,我们将目光投向文化节中的纪实影像与极端天气的工作坊。独立艺术家、摄影师梁莹菲从瑞士雪山社区的故事开始,分享她融合气候影响、在地社群、文化元素的创作历程。同时她邀请了另外三位影像工作者,一起探索极端天气的影像叙事。

  用三天时间来讨论气候变化,能催生什么想法和行动?这是刚接到第一届“鸭先知”文化节的邀请时,我心里产生的疑问。应对气候危机需要所有人行动起来,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生活、生产方式。

  可以思考与探讨的是,影像如何介入现实?近几年来,身边已有不少纪实摄影师关注到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并以此为主题进行拍摄。我也好奇他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于是,我邀请了几位同行,包括拍摄那些频繁经历山火的地区的邹璧宇,以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为线索记录青海藏区的吴皓,以及前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编辑周娜,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自2015年底我成为一名摄影记者后,报道极端天气事件一直是我工作的核心之一。2016年,长江中下游流域以及华北地区遭遇持续的强降雨,随之而来的是多个村庄、城镇遭洪水袭击,我与摄影部的同事们兵分几路,进入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进行报道。在武汉,我看见城市内涝让一些区域几近瘫痪;洪水也凸显出村庄的脆弱性,我在蔡甸镇消泗乡偶遇一群躲避洪水的留守老人,他们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地里没来得及收的农作物,和留在家里的牲畜没人喂养会活活饿死。

  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吹袭珠三角,2020年,江西鄱阳县,村庄被洪水围困多日;2021年,山西古建筑遭罕见暴雨破坏,2022年pg电子模拟器,清远发生洪水……每一次我跟踪极端天气的轨迹进行拍摄和采访后,留在我脑海中的并非宏大的灾难场景,而是各种残酷却琐碎的细节,是被泡得发胀的家猪,被困在水中的宠物狗,拼命挣扎却被鸟笼卡住脖子的鸽子……有一次,我在一片被淹没的农场里看见一只老鼠拼命在水中挣扎,试图横渡对它来说犹如太平洋般宽广的水面,这让我联想到人类的困境。

  2020年,江西鄱阳县油墩街镇,老人使用木桶在被淹没的村子里出行。梁莹菲 摄

  为了探索视觉叙事的其他可能性,2023年我离开了媒体,在瑞士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驻地创作。参考不同神话故事的结构和意象,我创作了一部现代神话,描绘在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现的趋势下,人类将面临的命运。我发现好的照片,总是承载着一段鲜活的记忆,它提供一个更牢固的锚点,让个体对气候事件产生更深刻的连接。基于这个有点一厢情愿的想法,我组织不同的人进行写作,分享他们关于极端天气最印象深刻的一段记忆。

  笔者在瑞士组织的写作工作坊,人们写下关于冰川的回忆,与自己的肖像叠加在一起。梁莹菲 摄

  与之前不同的是,在这次文化节的工作坊上,我为大家提供了五个关键词作为坐标:

  参与者既可以从“金”“木”“土”出发,以地理位置为基础进行观察;也可以从不同的气候现象出发,“水”代表强降雨、洪水、台风、海平面上升等问题,“火”则代表极端高温、干旱、海水升温等。当五个关键词相互交错,不同的灾害随之发生,继而是对该区域的经济pg电子模拟器、社会、文化、生物多样性、能源、脆弱群体等方方面面产生巨大影响。

  大家不妨在看完这篇文章后,写下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关于极端天气事件的画面,分享给你身边的人,与朋友讨论这个画面。我相信它将成为促使你参与气候行动的驱动力。

  梁莹菲在鸭先知文化节影像工作坊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主办方 供图 Jidong Zhao 摄

  在工作坊开始前,我与另外几位老师闲聊,想了解他们近期的工作是如何与极端天气产生联系的。

  邹璧宇正拍摄贵州、四川境内,被山火摧毁的山林。除了收集山火发生的地理坐标,他根据各地的火情通报,发现了山火频繁发生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当地老百姓生活和生产均离不开火:祭祀活动需要烧鞭炮,烧祭品;焚烧秸秆可以获取种植用的肥料,降低种植成本。对“火”的崇拜和直接利用本是乡村生活的常态,却因气候条件的改变而变得越发危险。

  吴皓自2017年开始关注青海藏区的人文和生态pg电子模拟器,以史诗《格萨尔王传》为线索,拍摄当地的诸多遗迹,更重要的是了解这片土地上的人如何在现代与传统之间重塑自己的生活和文化。对神山圣湖的大量记载,保护和崇拜,是《格萨尔王传》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使当地脆弱的自然生态得以保存至今。吴皓的照片反映的,正是当地简朴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待自然谦卑的姿态。我想,这是对“现代化”及其带来的种种灾难性后果的一种反思。

  人们在扎陵湖取生活用水,2017,青海,选自吴皓的长期拍摄项目“格萨尔”

  好的影像项目,背后不仅有摄影师的付出,还依靠图片编辑的思考和劳动。2021年山西发生罕见暴雨,导致多座古建筑受损甚至遭遇无法修复的破坏。事件引起网络对极端天气事件下文物保护的热议,但从前方传来的图片里,却难得发现一个足以支撑一组图片故事的核心事件或关键人物。后来周娜发现摄影师刘于洋正在山西拍摄一群基层古建筑保护人,他们凭着一己之力,多年来想方设法保护家乡的古建。

  为什么要加入一个基层保护者的视角呢?周娜认为,那是真正把新闻事件与读者连接起来的桥梁,比起单纯的景观照片,与人有关的故事能提供一个新鲜的视角,一个引发读者共情的连接点,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对人的影响。摄影师在前方往往只拍摄自己感兴趣的场景,很难考虑读者能否读懂照片背后的含义,编辑需更多地承担挖掘故事,讲好故事,补全报道的其它视角的重要角色。

  虽然工作坊只进行了短短两个半小时,似乎有很多问题未来得及展开聊,会后观众的提问却让我惊喜,感觉大家都是有备而来。有人提问如何从单纯地追求照片的“好看”,发展成用照片来讲故事;有人好奇长时间关注一个议题的摄影项目,那么摄影师对它的思考和创作模式会发生哪些改变;有人提问摄影如果不仅仅是一种关注自我的工具,而是去承载更多、更大的社会问题时,在图像风格、讲故事的方式、所使用的媒介等方面,是否有更多可能性?

  在图片报道栏目逐渐消失,纪实摄影与大众读者越来越找不到彼此的当下,谈论这些问题可能是一种奢侈,但影像永远是让人们聚焦气候议题,动员大众参与的最有力的传播工具之一。如何让这些有价值的照片获得更多的流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可频繁接触到、可展开讨论的议题,这不仅仅是摄影师或图片编辑的事,更需要创作者,平台与读者三方达成共识,合力才能让气候“成气候”。

  中国是稻米原产国,云南是最早驯化稻米的区域之一。2004年,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将几台相机交给五位少数民族稻农,做成了摄影集《稻米之路》。之后的十年间,这五位稻农摄影师里有四位放弃了种稻。《问稻》围绕“谁来生产我们的稻米”展开,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幅幅典型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画像。影片基于人类学观察方式,尝试理解过去十年这些稻农经历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传统农业智慧的流失、土地资源的脆弱、遗失的稻米种子。这是一个寻觅关于记忆中的家乡的故事,见证了过去十年中国西南乡村在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变化。

  为庆祝今年世界环境日, 12国驻华使团将于6月5至21日联袂举办首届关注地球国际环保电影节 (北京),用积极和包容的电影语言,展现不同国家人民应对环境问题的方式,促进更多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对话。

  百达摄影奖(Prix Pictet)自2008年成立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十届,每届主题各不相同,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特定方面。当前的主题为“人”(Human)。开幕现场对话活动,将邀请艺术家以及来自不同领域的关注ESG的跨行业代表,从不同视角解读镜头背后更深层的故事,探讨个人和组织如何为创造有意义的文化遗产和持久的影响做出贡献。

  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边界吗?从蜘蛛到人类,从引力波到尘埃粒子,萨拉切诺与原住民社区和科学家一起,通过共同创作,重新思考了资本世时代的知识主线。就像艺术家本人突破和融合的尝试,只要我们能够实现人类、技术和生物多样性之间更加平等的平衡,就可能实现所有生命的共生。

  策展人于渺和艺术家李勇两位东北籍的实践者从2021年开始探访位于抚顺的亚洲最大露天煤矿,也是亚洲最早的现代石油炼化基地。百年来的工矿采掘彻底改变了这里的山川河流和生态系统。如今,抚顺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和新能源转型,又使得这里的地貌呈现出化石能源和新能源交织的奇异面貌。展览通过影像、摄影和文献等形式,交织呈现了抚顺地质景观和基础设施的变迁,及其与个体生活感知间的复杂互动。

  2024年度“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以“万物纪”(Chronicle of Wanwu)为题,将展开为期一个月的主题展览、艺术家工作坊、公共论坛、艺术驻留与公众参与项目,鼓励新一代创作者通过艺术实践探索人与万物的共生关系,倡导跨学科对话与生态认知重构,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愿景。

  本书摒弃了以往环境史著作所惯常采用的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在思辨地沿革西方历史学传统的基础上,从更广阔的行星视角审视人类20万年来的地球故事。

  北京·讲座|“山地的命运与人类的讲述”童末《大地中心的人》北京首发分享沙龙